举办过一次,当年红极一时的三冠王曼联代表欧洲前去参赛。但当年是世俱杯试行,同年传统的丰田杯依然照常进行。后来由于欧洲俱乐部的强烈反对和负责推广世俱杯的市场推广公司破产,世俱杯只办了这一次就销声匿迹。

直到五年后的2005年,世俱杯才重新问世。这一次国际足联是动真格的,由欧洲足联和南美足联主办的丰田杯寿终正寝,而代之以国际足联主办的世俱杯。世界上六大洲的洲际俱乐部比赛冠军都有资格参加。

2021年落户中国的世俱杯,是国际足联改组世俱杯后的第一届。按照国际足联的设想,新的世俱杯就像是俱乐部界的世界杯,每4年举办一次,在当年的6-7月举行,每届有24支球队参加,决出世界足球俱乐部界的真正王者。

这一目标很宏伟,但具体细则还在商议中。目前的小道消息是,欧洲将获得8个名额,每年的欧冠冠军和欧联杯冠军都将获得参赛权,如果出现重复的球队,则由亚军入替。此外,南美足联6位,亚洲、非洲和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联各占3席,大洋洲拥有1个名额。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国际足联承认,官方的态度依然是:尚在讨论中。

其实这完全是句废话。当今世界大概也只有某些“脑残”人士才会选择放弃中国市场,国际足联这样一向和中国关系密切的体育机构当然希望能够在中国举办大型赛事。世界杯动作太大影响太大,但世俱杯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新兴大型杯赛,中国承办能够保证赛事组织质量,也可以保证经济收入,赞助商也只会笑得合不拢嘴。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个极大的机会。世俱杯的规模略小,但比赛水平比世界杯只怕还要高不少,这样的赛事既能够检验中国承办世界杯的能力,同时在形象宣传上也并不比世界杯差太远——毕竟这是改制后首届世俱杯,是可能看到大批欧洲豪门单场淘汰的顶级舞台。而对于国内的足球市场而言,还有什么比能够现场看到国际顶级足球赛事更能激发大众的足球热情的呢?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问:凭什么不会来武汉?从各种条件上来看,武汉是非常理想的主办城市之一。从场地条件来看,武汉刚刚办过军运会和男篮世界杯这样的国际型赛事,软硬件条件在国内都属一流。即使从地理位置上看,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拥有无可比拟的地域优势。如果要中部地区有城市入选,显然就应该是武汉。

武汉在交通上的便利,更是一个极大的加分项。足球比赛和篮球世界杯不同,赛事时间非常长,24支球队规模的世界杯一般都是一个月左右。在这个时间长度中,球队和球迷必然有大量的出行需求,而位居中部的武汉到各大城市的时间都差不多,十分适宜作为集散地。按照世界杯的惯例,在如此长的赛期内,大多数球队会选择一个固定的基地,交通方便的武汉显然最可能成为他们看中的城市。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